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5:15    次浏览
■上车前检查车辆周边情况的习惯要养成■不单纯依赖后视镜观察周边环境■最好有倒车影像、倒车雷达等设备辅助倒车记者丁岚徐夏欣文/摄昨天,西方的愚人节,上午7点多的太阳已经颇具威力,刺眼的阳光让郭先生有些晕眩,老天是不是真的和他开了个不能开的玩笑:几分钟前,还在面前活蹦乱跳的小女儿,几分钟之后却命丧车轮下。老郭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然而,惨痛的事实不断敲打着这个已经无力的男人。驾驶员的视线盲区里,宝贝女儿已经永远离开了他。但是来不及了……昨天上午9点左右,记者赶到事发现场。事发地点位于丁兰街道沿山村鲍家渡59号,是一处民房。当时,院子大门已然紧闭,透过门缝,可以看到肇事的是一辆现代途胜越野车,小女孩的遗体还在车轮下,已用衣服遮盖好,旁边支着一把伞,警方已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。沿山村位于山脚下,很是安静,院子里一位五十来岁的妇人瘫坐在地上大声哭喊,哭喊声在村子里显得格外悲戚。院子门口站着一个穿着条纹短袖的年轻男子,面色凝重,他就是小女孩的父亲郭先生。“孩子才17个月多,叫舟舟(化名),之前还在我面前活蹦乱跳……”郭先生不禁哽咽。郭先生,今年27岁,安徽人,带着老婆和两个女儿租住在鲍家渡59号,两年多来,一直和附近的邻居相处得挺好,两个女儿也经常去周围的邻居家玩。出事的是他的小女儿,大女儿今年4周岁不到。根据郭先生的描述,今天早上7点40分左右,舟舟在家换好衣服准备出门,他也准备跟着孩子出去,“她走得快一些,我就跟在后面,然后我听到了外面房东的车子发动的声音,想跑出去提醒她小心车子。”虽然已经意识到危险,可郭先生还是晚了一步,等到他出门时,舟舟已经被房东所开的越野车撞倒在地,身体被车轮碾过。“就这么几分钟,我都看到孩子听见车子发动声往后退了,但是来不及了……”前后几分钟,相隔仅数米,郭先生再也找不回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儿了。“真可惜啊,这孩子今年刚会奶声奶气地叫奶奶。”一位邻居透过门缝看了一眼,摇摇头走了。如何规避视线盲区?据了解,肇事司机姓林,事发后已被带回了派出所。警方初步调查,舟舟玩耍的位置不巧处在林某开车的视线盲区内。林某回忆,当时他着急外出,把车子开出院子的时候,反复倒车、前进过几次,最后一次向前开时,突然感觉压到了什么,然后就听见孩子爸爸大叫,下车一看,才知道自己压到了舟舟。林某表示,自己在驾驶座没有看见右前轮附近的舟舟。目前,林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,已经被丁桥派出所刑拘。这无疑是一起悲剧,作为家长的郭先生固然懊悔不已,而作为肇事者的林某同样追悔莫及。不过,从警方透露的信息看,行车中的视线盲区似乎才是让舟舟遭逢不幸的元凶。那么,是否每辆车都存在这样的视线盲区?这些与车辆如影随形的“杀手”又藏在哪里呢?为此,记者特地做了一次实验。由于周围没有与肇事车辆同型号的现代途胜越野车,记者选择了与肇事车辆近似的现代ix35车型进行实验。根据现代ix35的相关参数,该车长宽高分别是4.4米、1.8米、1.66米,按照驾驶员身高为170厘米计算,坐上车后,车内视线水平高度在1.5米左右。根据记者在车内实际观测发现,A柱(即挡风玻璃两侧车柱)附近的确存在较大的视线盲区。在A柱挡住视线的情况下,左右两边一直要到车头3米开外,驾驶员才能发现一个身高80厘米左右的小孩(此身高与舟舟身高近似)。另外,即便在A柱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,左右两侧大灯位置也存在视线盲区,左侧大灯1米以外,才能够看到80厘米高的小孩;右侧的视线更差一些,右侧大灯向外1.2米的位置才能发现80厘米高的小孩。而因车型差异,肇事的现代途胜车头比实验车辆更高更平,盲区范围相对更大。行车视线盲区是否有办法规避?作为驾驶员,一定要养成上车前检查车辆周边情况的习惯,特别要关注是否有小孩子在车辆附近及行进路线上活动。如需倒车,驾驶员应尽量探头观察,不单纯依赖后视镜观察周边环境,如果条件许可,可以有倒车影像、倒车雷达等设备辅助倒车。